过去几个月,由于可用空箱严重短缺,全球供应链受到了冲击,令出口商非常头疼。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集装箱供应链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空集装箱平均在仓库中停留45天,而在中国,每个闲置集装箱的平均时间超过两个月。
德国公司FraunhoferCML和Container xChange的研究项目表明,尽管中国和美国迫切需要集装箱,但空箱在仓库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为61-66天,远高于全球45天的平均水平。
通常美国东海岸通常是集装箱设备的过剩地点(去年40DC的集装箱可用率值为0.7),但集装箱的可用率下降至0.43,表明实际上比需要的集装箱少。
研究人员说,与中东(平均21天)和欧洲(平均23天)相比,北美地区85天和亚洲地区129天的高标准偏差表明,很多情况下集装箱在仓库内停留的时间比平均水平要多得多。
Container xChange是一个将用户和供应商联系起来的平台,该平台表示,中国各地的集装箱可用性仍处于创纪录的低位,而来自亚洲的海运集装箱激增使美国港口不堪重负,零售商都着急渴望商品上架。
海运市场不仅严重缺乏40尺高箱(hc) ,而且40尺标准箱也出现了短缺,甚至20尺的集装箱有时也紧缺严重。
40HCs的集装箱可用率仅为0.05 CAx(集装箱可用率)点,而去年同期为0.63。
资料来源:Container xChange
亚洲的集装箱制造业正加班加点生产,其中占据全球集装箱制造市场份额45%,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宣布其订单增加。
工厂正在加紧造箱,集装箱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季度。即使这样,数百万的货柜需求,让造柜远水解不了近渴,全球三大租柜巨头已发出警告,缺柜情况还将持续四个月。
中国货主、货代满世界“求”空箱,但空箱到底去哪了?答案很简单,在别的港口堵着出不来。
在亚洲港航界为了空箱急得焦头烂额的同时,虽然运力短缺 ,可以通过涨价来推动船公司取消停航 、加船,增加运力;可是大量装满货物的集装箱严重滞留在欧美的港口和仓库,无法动弹。
为了缓解设备的严重不平衡,航运公司对欧洲和美国的出口采取了积极的策略,暂停订单,宁愿用尽可能多的空箱来填补回程船只。
实际上,为了阻止除最贵重货物以外的所有货物,欧洲出口到亚洲的出口商被要求每40英尺货柜支付超过5000美元的费用,以确保12月份的装运。一家英国货代表示,许多航运公司现在拒绝接受1月中旬之前的出口订单。“我们的客户愿意支付如此高昂的运费,但是由于港口拥堵,我们仍在努力地把箱子运走。已经有一些箱子在码头上搁置了四个多星期了,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装船。”
与此同时,亚洲急需的空箱分散在欧洲各地的仓库中,尤其是在英国,陷入困境的港口不得不限制集装箱提运到已经拥挤不堪的码头上。
当前集装箱短缺的问题,是全球供应链史上百年一遇的难题,短期内基本就是无解。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5044 阅读41页PPT深度解读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1699 阅读杨兴运带队,兴满城市合伙人走进满帮!
1096 阅读京东发布自研无人轻卡,注册无人物流商标?刘强东深入汽车圈了?菜鸟、顺丰、京东无人物流车哪家强?
988 阅读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979 阅读刚刚,极智嘉上市!一图速览IPO亮点
996 阅读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916 阅读物流“客服”的蜕变:从“客户服务经理”走向“客户成功经理”
921 阅读成本大降,无人快递车价格从百万元“杀”到1万多元!业内专家:仍在爆发前夜
856 阅读普洛斯携手极兔,以领先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包邮区”加速西进
88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