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零售》获悉,京东正在低调测试“买菜”项目。
明确动作主要有两步,一是京东集团下属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5日申请注册“京东买菜”商标,分类涉及广告销售、农林生鲜等;二是京东到家平台已在首页上线“京东买菜”频道。
从现有京东买菜频道来看,其主要商品分类为时令水果、新鲜蔬菜、肉禽蛋、海鲜水产、火锅、预制菜及精选品类。频道模式为平台化运作,由消费者所在定位周边的第三方商户供货。其中有山姆会员店、OLE精品超市等连锁商超、叮咚买菜等前置仓电商,以及菜市场业态。
“为了提升生鲜优势,现阶段生鲜门店入驻京东到家没有费用,连扣点都没有。要知道,生鲜门店过去的佣金标准最低是10%,力度还是很大的。”一位熟悉京东到家的零售高管补充道。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称,京东买菜也在测试前置仓模型,目前已在北京上线。
据相关人士透露,“京东把比较有生鲜优势的门店,聚合到了这个频道里,让消费者一眼就知道能买菜。也是把之前京喜和到家的供应链做了协同。”
据了解,京喜是京东集团旗下的特价购物平台,以拼购业务为核心,主要基于京东商家,利用拼购营销工具,通过拼购价及社交玩法,刺激用户多级分享裂变,实现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户转化;到家则是京东同城零售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主要接入实体零售商超。
虽然京东到家官方未披露具体协同方式,但从二者此前属性可以推测,协同点应以互补为主。例如京喜能够弥补京东到家在小B商户方面的欠缺,京东到家也能为京东买菜引入更多具有生鲜优势的连锁商超。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上述布局应属于京东买菜的测试阶段,后期不排除以独立品牌、独立频道方式向消费者推广。其对标平台便是美团买菜等项目。
实际上,早在2020年前后,京东到家就曾上线过“京东到家——买菜”频道。其运营模式是以品类方式呈现,与超市并列,主要与周边菜市场合作。虽然后期声量不大,但可以看出京东到家在买菜方面早有想法,当前测试路径也与此前业务具有相似之处。
京东买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从商户来看,其接入第三方生鲜店,相比较自营来说品类运营专业度更强,且消费者选择更多。同时,考虑到京东买菜界面是以单品展示为主,而非店铺陈列。因而有利于从机制上促进上线商家在价格、品质、售后等方面展开竞争。
其次在配送层面,京东买菜将达达快送作为履约方。后者采用众包配送模式,成本较低且可调配运力基础大。从现有商户来看,配送费用依据配送距离、商家政策有所浮动,从免配送费到超过10元均有涉及。
最后,以平台模式切入生鲜到家业务,有利于平台方降低损耗压力。如果京东买菜能够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去京东买菜”的生鲜购物认知,即有利于京东到家进一步提升购物频率,增强用户黏性。
但是,平台模式需要平台方在商品品质把控、合作商家配合度、产品同质化方面花费更多精力。否则,一家第三方商户在消费者体验方面造成的差评,即有可能导致平台方失去多名用户。
而且,京东买菜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未来能否明确品牌定位,并梳理出核心竞争力,当前还未可知。
全球空运货代哪家最强?最新25强出炉,6家中国企业上榜
1748 阅读巨头供应链转型之路|宝洁的 “供应链3.0”
1088 阅读物流仓储运输绩效指标(KPI)有哪些?你都用对了吗?
928 阅读跨省最快7小时达,货拉拉的新服务竟还打下30%价格!
962 阅读海南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推动航运业智慧赋能与绿色转型
889 阅读火车模式拣货
906 阅读效率领跑行业,70%企业复购!揭秘被巨头复购16次的大小车方案
870 阅读京东物流New Balance华南中心仓正式开仓
785 阅读雷军免费为顺丰“代言”
781 阅读京东进军短剧市场!已开始招聘:最高年薪达140万
77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