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消息,由于近期气候变化等因素,全球大豆收获不佳,进而影响进出口供应。未来一段时间海运大豆贸易可能面临不小的挑战。船舶经纪公司Intermodal在其最新的周报中表示:“目前全球大豆市场的短期前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影响收获的气候,以及中美关系。”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3.8504亿吨,同比增长7.6%。与此同时,各大分析机构均表示中国的大豆消费和进口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将恢复正常。更具体地说,根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CASDE)的最新估算,中国2023年的进口量预计将同比增长8.3%,至9520万吨。
Intermodal研究分析师Chara Georgousi表示,巴西目前正是大豆收获的季节。然而,由于不利的天气条件导致收成延迟,该国备受期待的进出口高峰受到影响。根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的数据,2月13日,巴西全国大豆收获率为15.4%,远低于去年25%的水平。总体而言,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远低于此前的预测,为1.54亿吨,原因是中西部和东南部主要地区恶劣潮湿天气导致收获延迟和质量下降。大豆出口预计为9280万吨。收获延迟导致1月和2月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中国从巴西的进口预计将从4月中旬开始恢复,届时创纪录的产量将开始运往巴西。
分析机构认为,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在美国,继10月中旬整个大豆种植带出现异常低温后,季节后期的有利天气条件和目前收获的快速进展预计将导致43.3亿蒲式耳(一蒲式耳等于27.216千克)的健康产量,略高于上一季的41.4亿蒲式耳,而出口估计为19.9亿蒲式耳。在这个季节开局缓慢之后,美国出口在1月份开始增长。美国对中国玉米出口受到两大利好因素的提振,一是巴西收成推迟,二是阿根廷遭遇历史性干旱导致产量下降。今年1月,美国向中国出口了550万吨,比5年平均水平高出33.7%。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月份出口将保持坚挺,接近5年高点。即使巴西的收获进展导致美国出口放缓,总预订量也足以在短期内保持至少温和的出货量。
Chara Georgousi补充说:“在阿根廷,大豆总产量预计为4060万吨,低于2022年度的430万吨,原因是潘帕斯草原的植被水平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可能意味着历史上最艰难的生长季节,特别是在圣达菲和恩特雷里奥斯省。考虑到早季推迟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快就会显现,可能的生长曲线平移可能导致作物错过理想的生长窗口期,这两个关键地区产量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目前不利的基本面将反映在出口大豆供应有限上。更具体地说,如果不利天气持续下去,该国可能会像2018年经历类似天气条件后那样转向美国进口。此外,据报道,该国还从巴西购买了异常数量的20至30万吨大豆。”
2025年京东物流-河北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2071 阅读多多买菜:闷声增长
1347 阅读义乌涨完广州涨 通达兔等快递全年或增收数十亿!
1269 阅读单品年销千万,新品研发提速,国民零食如何借拼多多复兴?
1156 阅读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全球资源战略格局的重大转变及应对策略
1150 阅读18天抵欧!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1113 阅读又出伤人事件!买A退B、签收讹诈、押金不退……快递小哥如何避坑?
1001 阅读京东物流辽宁省区大件京东帮/宅配招商
961 阅读美团闪购携手家电品牌实现空调半日送装
985 阅读2025年1-6月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
99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