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核心内容:在面向市场型的物流网络中,如何运用战略思维并结合量化分析选择最适合当前或未来的物流网络模式,比如“单仓型”、“多仓型”、“省仓型”等。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不同物流仓网模式的适用性,第二部分阐述这些物流模式中的关键要素,第三部分阐述物流模式中的战略性分析,第四部分举例说明具体步骤,供参考。
图:本文导读视图
不同类型的企业适合各自的仓网以及物流运作模式,比如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不同、产品属性特征不同、销售量规模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物流模式进行匹配。本文中我们这些仓网模式简化为三种类型。
单仓型
适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研发、制造,产品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的企业,从工厂基地仓直接辐射全国的经销商。
3/5/7大区域仓型
适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分销、零售,产品销售渠道多样化的企业。末端覆盖面广,需要通过物流的快速响应与交付提升竞争力。
省仓型
适合在企业经营与组织结构管理上按省级行政区域划分的企业,再根据末端的销售网点进行选址规划。
图:不同物流网络布局视图
对于不同物流仓网模式,我们从供应链环境视角对市场需求、商品供应以及物流节点功能几个方向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客户类型。如图,客户类型包括了,2B中的门店、商超、站点(工程类),2C主要是消费者。客户类型不同主要是物流交付的时效与订单结构不同。
物流交付时效:从下订单到订单送达的时间要求;
订单结构:订货种类数多少与订货批量大小。
其次,我们来看商品的供应。商品的来源主要有经销型供应商和制造型供应商,对于物流运作来说,这两类供应商并无太大区别,主要关注商品的供应能力和送货成本。
供应能力:供应商的库存是否充足;
送货成本:商品从供应商运输到交接点的运输成本。
然后,我们来看配送中心。为了保证物流交付,在供应链中建立配送中心对商品进行存储、分拣和配送。其中主要关注配送的功能定位、能力、建设以及运作成本。
功能定位:配送中心内存储哪些商品,配送辐射哪些城市和网点;
配送中心作业能力:每天存储与出库多少商品,分拣多少客户订单;
配送中心建设:用什么设备进行存储、装卸、搬运与分拣作业;
配送中心运作成本:每年配送中心有多少操作成本、建设成本。
在企业内部,我们再从物流战略规划视角,从物流规划的目的、企业供应链竞争力以及合理化物流模式几个方向说明这些模式的选择。
图:企业供应链物流运作视图
1. 物流规划的关键作用:保障企业供应链运作
大型的品牌商、分销商或零售商型的企业销售额分布在几十至千亿不等,其供应链从计划、采购到交付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供应链运作也在动态变化中,其销售总额以及销售产品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物流的运作与建设也需要随之调整。
营收:确定企业经营目标,预测企业销售额增速;
产品:确定未来的销售产品类型,结合销售额增速,转化为物流量需求;
客户:确定市场客户类型与规模,分析未来可能的交付地点与订单结构。
2. 物流战略性思考:支撑供应链交付,同时成本可控,提升供应链竞争力
对于物流规划来说,保障其订单完美交付到客户手中,并控制物流费率在合理范围内是主要的目标。同时,物流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也是客户体验企业供应链服务的最终环节。因此,制定合理的物流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交付服务:及时将订单交付到客户手中,提升客户体验;
物流费率:可清晰的观测与分析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确保其在合理范围;
供应链管控:从物流视角提出与供应商的物流协同策略,提升物流运作能力。
3. 合理化物流模式:合理的仓网模式支撑供应链物流运作
物流运作模式主要以订单交付要求和物流成本可控为总体目标,明确物流运作计划,仓库的选址、数量和功能,供应商的运输线路,以及订单的运输线路。其中,核心便是仓储模式与运输模式。
仓储:通过交付要求与库存需求确定仓库的选址、存储要求和面积,以及通过订单需求确定仓储的出库效率;
运输:通过仓网的运作模式确定供应运输与订单运输的策略。
4. 持续优化:在物流管理策略上仍可不断提升物流服务与成本控制
在物流运作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模型中的关键输入参数,比如仓储作业能力、运输费率等进行持续优化,进而使得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得以不断提高。
仓库建设与运作:根据业务发展的变化,不断优化配送中心内部的业务与资源规划,合理的设备升级,可持续提升仓储运作能力,优化空间利用率以及作业效率;
优化运输费率:通过仓网布局模型,从物流流量疏导以及配载的角度,结合对市场运输资源与价格,持续优化“进向物流费率”与“出向物流费率”;
供应商协同:结合仓网模型,不断提升对物流网络的控制,优化供应商送货环节的物流模式。通过对供应商的供应产品、供应方式以及订单需求类型的分析,灵活调配供应到配送中心,以及供应商直送客户的策略,优化物流费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最终在这些物流模式决策的时候,需要通过对企业的供应链与物流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以未来的订单结构、市场需求中的物流特征、不同物流仓网模式的量化分析,最后再进行决策。
(说明:以下我们模拟一个300+亿规模的企业,说明其分析步骤)
图:模拟企业物流布局模式分析视图
完成以上视图中模式模拟分析的关键步骤如下:
1. 获取当前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
通过历史数据及需求预测,模拟客户订单中所需要的物流信息。这些物流信息是用于物流模式分析的基础数据。
2. 分析市场需求中的物流属性特征
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其中涉及供应链物流相关信息。包括订单、客户、产品、供应商等对象所带来的与物流存储、运输资源和成本的相关信息。
3. 确定供应链类型,建立物流业务关系
不同的企业供应链类型在对物流运作需求上有较大区别,其区别体现各个物流属性特征中。
4. 获取物流参数
不同的企业的供应链环境不同,所输入的物流参数也不同,根据物流运作的状态而定。
5. 分析不同仓网战略性布局模式的优劣势
根据不同的企业供应链选择各自适合的仓网布局模式。
6. 选定某一种布局模式并量化分析其成本资源投入与产出
其中包含整个物流网络的总体绩效,以及每个配送中心的仓储绩效。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4792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2319 阅读8家快递被曝有一半“向上取整”!快递违规收费全清单!
1401 阅读41页PPT深度解读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1237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1213 阅读DPD英国与Yeep!达成战略合作 将新增8000个自提柜
1007 阅读浙江省开通首条往返乌兹别克斯坦全货机航线
1014 阅读链库与新疆海鸿冷链达成战略合作
896 阅读马士基与沙特邮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882 阅读轩航国际航空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完成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92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