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不仅仅是一块板,它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的货物的载体,托盘被誉为集装箱之后的最伟大的工业发明之一。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供着承载货物,保护货物,运输货物的关键作用。如果用人工搬运,装满一个卡车需要3-4个小时,而用托盘和叉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大大提高装卸效率,为货物运输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带托盘运输(带板运输)可以大大减少货物运输当中的倒托盘,换包装的繁琐过程,实现用托盘一托到底,据统计带板运输可以节省物流的装卸成本64%。但是在中国托盘共享和共用体系尚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国家各部门花大力气在全国推行托盘标准化和托盘共用系统,但是成效不明显。其中的原因和利益纠缠很多,大致罗列一下。
1:托盘生产企业的生产缺乏标准化的制约。见过许多托盘制造企业的样本,托盘品类多达几十种、上百种。在制造端没有抓好标准化,显然市场上就没有标准化,这说明托盘制造企业缺乏在托盘标准化上话语权,没有龙头企业,主流产品。
2:托盘使用企业,对物流标准化和单元化物流的规划尚没有形成体系,对托盘的尺寸规格任意定位,缺乏从整体产业链的物流体系规划的视野。这也是中国物流规划咨询企业弱势不受重视的体现。供应商在整个体系中缺乏话语权,迁就客户的要求,结果出现各式各样的托盘规格。
3:托盘运营的企业,没有扶持可以长期稳定的托盘制造企业来协同作战。中国在租赁的托盘数量2000多万片,资产规模40多亿。但是托盘运营和制造的统一体没有形成,这导致没有办法在制造端和应用端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强势体系。比对美国PECO等托盘制造运营一体化公司,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
4:政府对托盘的扶持和补贴没有起到理想效果。由于企业对补贴政策的过度追求,让市场规律发生偏斜,产生不公平市场竞争,影响市场固有规律,补贴和扶持政策又因时因地力度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实施难度大,对地方政绩体现小,因此实施力度忽强忽弱,缺乏可持续性。
5:缺乏从业人员,特别是懂供应链、懂制造业、懂自动化的从业人员。市场上缺乏有能力提供咨询和教育客户的销售人员。这个环节的断层是托盘标准化和共享共用体系最迫切的需要改进的。在市场上真正懂制造业和托盘的人才屈指可数。缺乏引导客户的能力。
6:扩大托盘的朋友圈。尽管中国市场每年有接近3亿片的新增需求,但是托盘的销售和租赁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托盘企业和运营企业需要和包括叉车、自动化系统集成商、物流运输企业更多的走到一起,从源头开始把托盘标准化深入到制造企业端,物流的第三方第四方企业
托盘的标准化和共用体系,对国家对企业的重大作用不言而喻,在新商业经济时期,在工业智能制造的新阶段,这一片小小的托盘,应该具有改变许多商业模式的力量。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4337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988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589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423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359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1074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996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933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887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84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