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集中”成立新公司,往多领域布局,这不仅是向综合型物流服务商转型的尝试,也是新增长点的有益探索,更是不断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部署。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达到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
相比之下,电商快递行业经过规模效应和市场洗牌,位居第一梯队的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速超过行业平均增速15到20个百分点,以业务规模衡量的市场集中度仍将加速集聚;另一方面,单件快递价格跌入1元多价格区间,龙头企业规模持续扩张推动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使得单件快递价格仍面临继续探底的压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推动企业转型的源动力,快递企业纷纷成立新公司,涉足商贸、科技、物流、金融、供应链等领域,试图寻求新增长点。
究其原因,对于为电商平台贡献70%以上业务量的快递市场而言,原本以规模效应制胜的盈利模式不断受到挑战。放眼全国,电商包裹市场的典型代表区域义乌,其由价格洼地形成的市场“虹吸效应”使得电商企业蜂拥而至,进一步推高当地的包裹产出量。货源的高度集中化使快递企业的议价力下降,单件快递价格水平不断走低,如此循环下去自然有悖快递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
然而,市场竞争是验证“存在即合理”逻辑的试金石,上文义乌出现的状况并非偶然,挖掘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映射出的发展趋势,以此作为快递企业战略快递企业“集中”成立新公司,往多领域布局,这不仅是向综合型物流服务商转型的尝试,也是新增长点的有益探索,更是不断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部署。快递企业向供应链进军部署的参考,值得高度关注。
基于此,快递企业通过新设公司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试图缓解过度依赖电商平台的现状,如此既是抢占市场先机的选择,又是推动企业综合型业务转型之举。
一是强化业务增长韧性。消费方式和需求特征的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日益明显,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载,城市配送、社群营销等模式创新共同衍生而来的服务时效不断被刷新,包裹的品类、形态、价值也不断更新,快递由提供单一寄递服务向多维需求满足转变。由此形成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利润创造空间。新设公司的多元布局是对寄递服务通道功能的升级,将快递流量与周边消费需求、市场机遇和产品实现有机集合,逐步形成“快递+”为核心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实现快递企业新一轮发展跃升。
二是培育供应链话语权。一方面,要赋能网络和强化竞争优势。电商快递企业的网络覆盖、终端部署共同形成业务运营的基础设施,持续的路径优化、运能投入、设备更新等方式增强了网络服务承载力。而伴随人口、电商等红利的退却,通过科技助力、资金融通和商流引入等措施为快递网络赋能的必要性凸显。另一方面,要迎合需求和培育产业链。由寄递服务形成的客户黏性,使得快递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衍生需求具备天然的敏感性,通过新设公司的方式有利于强化业务开拓管控力,也是助力快递企业向数字化、全链路供应链服务商转变的有益尝试,当然也需要做好应对新业务挑战的准备。
三是打造综合型服务能力。电商和快递互相成就形成了快递市场规模绝对优势,伴随消费需求呈现出的区域、群体、渠道实现等新特征,以及产业互联对于快递服务实体经济的巨大需求,具备综合型快递物流服务能力的必要性逐步显现。当前,各家企业围绕快递主业所部署的仓储、冷链、金融、科技等新业务,核心突出而又各有侧重,有利于形成快递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也是用实际行动在朝着“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方向迈进,或许市场反馈只是时间的问题。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42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267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78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079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961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933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850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779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19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65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