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集装箱运量的强劲反弹使全球港口吞吐量远超疫情前水平。来自荷兰国际集团(ING)的数据显示,除汉堡港和香港港外,全球15大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均超过疫情前水平。与2019年相比,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和深圳港等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增长了两位数。
ING预计今年全球集装箱运量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增速将降至3%(以吨计)。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3个月,美国港口吞吐量达到创纪录水平,拥堵有所缓解;全球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的吞吐量超过4700万个集装箱。欧洲港口可能面临吞吐量下滑,原因是俄罗斯集装箱运量减少,以及船只因延误而改道。
从远东到欧洲和美国的集装箱运输时间有所增加。在美国最重要的港口洛杉矶和长滩港,集装箱积压量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西欧港口面临无法将箱子运往俄罗斯的窘境,拥堵因此加剧。总体而言,4月份全球港口拥堵仍接近峰值水平,导致船期延误和准班率降低。
-即期运价回落,
班轮公司锁定长协运价-
从上海到欧洲的西向航线即期运价从2022年初的峰值有所下降。赫伯罗特和达飞等航运公司实行限价、全球贸易降温、季节性影响等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但4月份的运价仍然处于高位,班轮公司更倾向与托运人签订长期合同,锁定长期运价。马士基的目标是在2022年长协运量达到70%,高于2019年的49%。
4月份集装箱船日均收益仍处于峰值水平,与大型支线船6~12个月的期租运费相似。拥堵挤占船队总运力的10%以上,港口拥堵平均水平并未改善。因此,供应链压力仍在持续,运价预计仍将处于高位。总体来看,尽管燃料费用高涨,但班轮公司在2022年有望继续保持佳绩。
-班轮公司扩大战略投资-
大量现金储备帮助马士基、达飞等班轮公司能够通过收购物流服务商、投资码头和扩大船队来打造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其目的是与亚马逊、DHL等物流公司,以及沃尔玛、宜家和Lidl等正在发展物流业务的大型托运人竞争,成为提供端到端服务的物流公司。
目前,全球集装箱船东订造了500多艘新船,包括一些运力为15000~24000 TEU的超大型船,这相当于3月份现有船队运力的四分之一以上。大多数新船将在2023年和2024年交付,年均运力增速为9%,远远超过需求增速,但预计运价不会回到过去的低水平,原因有以下几点:
•集装箱班轮公司为避免运价大幅波动,大量采用长期合同;
•集装箱班轮公司的运力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燃料油成本高企;
•船舶碳排放将要被定价;
•为实现国际碳减排目标,更多船舶需要改造和报废。
破译汽车物流供应链背后的京东力量:从LEED金级BTS定制仓到7个月全托管高质量交付
3478 阅读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的单票快递成本是多少?能赚多少钱?
2026 阅读运价涨潮再来袭!美线抢运引发爆舱,或破万美金?
1215 阅读快运江湖的“老大哥”回来了!
1139 阅读京东物流陕西省大件京东帮招商
1123 阅读满帮2025年一季度营收27亿元,业绩增长超预期
975 阅读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发布最新业绩
896 阅读供应链管理40年简史:概念与实践的螺旋互动
796 阅读2024年平均工资出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人均年薪近13万
795 阅读中通快递2025年首季收入108.91亿,净利润增40.9%
790 阅读